English

让孩子走进农庄

1998-11-28 来源:光明日报 梅世雄 我有话说

“克服了种种困难,我终于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抬头往天上看,好蓝的天啊!我懂得了‘一山更比一山高’这句话的意思。参加“星星河农庄”活动的同学记下了感触。

从1996年开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举行了“星星河农庄”活动。几年来,他们先后带领18批、400多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走进了活动基地——北京市平谷县西长峪村。在那个群山环抱的村庄里,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与当地农民一起,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玩农家游戏。这项活动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和专家的好评。

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农村,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很难创造中国的未来。城市里的学生大多没到过农村,他们只是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农村的景象。该活动组织者认为星星河农庄活动,旨在使这些孩子看到中国农村的现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村还处于落后阶段,使他们看到差距,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城里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多比较“娇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观念差,手脚的协调、灵活能力也差。家长们普遍认为:“来农庄前,他们的孩子在家里从未干过活,在学校里稍脏一点的活儿总是躲得远远的。来农庄后,通过与农村的孩子同吃同住,和他们一起爬山、拔草、摘苹果,城里的孩子不仅学到了一两种劳动技能,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劳动意识。”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城市学生对星星河农庄活动普遍感兴趣,农家特色越强如磨豆腐、骑毛驴进村、喂养山羊等等,越招他们喜欢。许多同学表示他们还愿意参加。参加这项活动的农村学生和家长认为,他们在这项活动中不仅得到了经济、文化、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而且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文明行为的养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1月17日,一些专家和学者在有关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劳凯生认为:“这种活动站得高,立意新颖,是娱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比一般学校的说教来得更好。”同时他还建议这个活动应有双主体,是否能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邵道生指出:“星星河农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去,感受自然,认识自然,让学生在秀丽的山水之间,体会到自然的美,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自然教育,它是儿童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儿童接触大自然,不仅能培养儿童观察、感知和思维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沙连香认为这个活动对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完整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看来,星星河农庄活动在促进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之间的交流、城市家长与农村家长之间的交流、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交流之外,给我国目前正在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气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